泰山石敢当文化
自古以来,泰山就被认为是配天作镇,东岳庙里的东岳大帝手中握着作镇之圭。与其它山岳不同的是,泰山之镇雄伟无比,镇上是乾坤,所以有泰山安则天下安之说。由于泰山有镇乾坤之力,所以用泰山上的一块小石头镇宅,自然会鬼鬼俱逃。石敢当和泰山有关,盖因如此。泰山石敢当是古代灵石崇拜的遗迹,神话化为人格,是中国民间长期流传、地域广泛的典型民俗现象,属于中国的城镇文化。
泰山石敢当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用小石碑(或小石人)立在桥上冲或砌在墙上,刻(或书)石敢当等字样,以禁止压制不祥。这种习俗在民间非常流行,它的象征意义是:用有形的器物表达无形的观念,帮助人们承受各种现实灾难和精神压力,克服各种莫名的困惑和恐惧。镇民间艺术具有神秘的俗信气息。
泰山石敢当历史悠久,起源于古代的灵石崇拜。史书上较早记载了儿童启蒙读物《石敢当》,《石敢当》起源于古代的灵石崇拜。颜师古注:卫有石蜡,石买,石恶,郑有石制,均为石氏;周时有石速,齐有石氏;后以命族为家。勇敢。颜氏以为石是姓,敢当。据宋人施清臣《续古编》记载,当时南方街镇丁字路口均设有石敢当,以压制邪气和冲煞。到南宋末年,石敢当已经完全改造成辟邪,其使用场所也扩展到河岸、桥头、村口等,功能也逐渐扩展到镇百鬼、压灾、止风等功能。宋仁宗庆历年间,在福建莆田发现了一块唐代大历五年(公元770年)的石碑,上面刻着石敢当,镇百鬼,压灾荒,官府上刻着石敢当,镇百鬼。在《茶香室从钞》中,王渔洋记载:齐鲁之俗,甚至比村巷立石,刻泰山石敢当五字。